第一百七十五章 功成身死


    南路军于第二日上午回归,经一夜的追杀,南路叛军又被斩杀了数千骑,俘虏两万余。
    文丑于乱军之中意外的斩杀了白波贼帅郭太,韩易这才知晓,南匈奴事是因郭太之故而大起的。
    后逃归离石城的叛军除三千骑逃亡河东地以外,皆降。
    韩易又以须卜当、去卑领万骑为先锋,以右贤王呼厨泉为南匈奴代单于,领兵驱使着幸存的南匈奴六万余叛军横扫西河郡各地。
    至圆阳,韩易又以羯部落不肯交出劫掠晋阳城的三万套汉军装备为由,纵兵屠之,筑万余级首级京观于黄河之畔,以镇不服。
    南匈奴人闻之大惧,加上各部留守尽是老弱妇孺,纷纷投降。
    至六月中,全南匈奴人皆平。
    韩易又以南匈奴人各部势力不明,号令不清,南匈奴单于统管无力,特将战后的二十三万南匈奴人分成九部。
    除单于部领五千落居美稷之外,其他各部分领二千余落。
    其中两部屯居于定襄郡的善无县、骆县,两部屯居于上郡的肤施县、侯官县,剩余的三部屯居于西河的蔺县、平陆县、圆阴县。
    再以成齐、汪洋、吕旷、余化、吕威璜、韩吕子、马延、张铠、可锁儿九人为暂军司马,迁阴馆县旧犷平县民与血恨军约两万人分镇诸部。
    七月中,诸事已定,韩易上奏朝庭,表奏呼厨泉为南匈奴单于号,又表麾下诸将之功。
    韩易笑问道:“奉先兄,此次征讨南匈奴,你一人可说是居功至伟,为何不愿让我在奏表上面注明?”
    吕布哈哈大笑,说道:“大丈夫在世,何惧无功。
    但凭我手中的一弓一戟,天下何处不能建功立业,何消与你部下争功。”
    韩易面上拜服,可是心中却十分的不解,私望吕布看见自已麾下精锐之军,眼中所流露的羡慕也不似作假。
    再一细思,结合吕布的性情之后,顿时大悟。
    吕布生性高傲,根本不屑他人的施舍。
    因为此次征伐,兵马多是韩易一人商借拼凑而来,吕布只是稍有操劳罢了。
    况且吕布与韩易是属义气之交,若在奏表上面注明,他日必在韩易之下。
    此事吕布不愿为之,是以干脆不让韩易在上奏的功表上注明已功。
    张杨与张辽也属义气来助,亦不愿表功。
    韩易无奈,只得聚集众将设宴送别吕布、张杨与张辽诸人。
    又数日,再施宴送别常山军诸将。
    不过常山军并未全部离去,还留下了五千人相助韩易稳定局面。
    其中也隐隐有欺瞒朝庭,常山军于此战中折损过半之意。
    只不过常山军在离开西河时,人人怀揣着韩易所赠送的金银,又驱走十万只羊、一万头牛与三万匹马,可算是不虚此行了。
    中平四年,冀州刺史王芬,与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相互交结谋划,连接冀州豪杰,谋废汉帝,改立合肥侯为帝。
    中平五年五月,幽州贼被击退,汉帝刚好想去北巡冀州河间郡旧宅,王芬等谋遂准备因此作难,上书言常山贼近半已西去匈奴地,求得起兵征讨常山国。
    时北方有赤气,东西竟天,太史上言“当有阴谋,不宜北行“。
    帝乃止。
    于是下敕命令让王芬罢兵,不久又征召他入京。
    王芬非常恐惧,于是自杀身亡。
    许攸、周旌等亡命不知所踪。
    六月,数千南匈奴败卒逃至河东,与白贼波残部会合,汉兵不能御。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