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2页)
“这把刀子哪能卖一百文!
这样,每把二十文,我们买六把!”
看着时间差不多,两边统帅击鼓整队,士兵们各归各队,面对面站成两排,由今日的值日官开腔,接着,边境上就沸腾起来,互相骂对方不要脸,燕狗,恒猪……词穷之后便吐口水,做鬼脸,比谁尿得远。
夏国商人此时便会推着带有顶篷的小车,在战阵中穿梭,卖熟水、果汁、扇子、手巾……
然后,两边隔着两丈远,开始埋锅做饭。
此时!
就是伙头军对阵的战场!
北燕的伙头军,一个蹲在旁边刨坑,挖了个沙土飞扬,另一个抄起斩骨刀,对着新鲜宰杀的羊肉,“乒乓哐哐”
一通砍,大块大块的穿在红柳枝上。
又是抹油又是抹盐,还撒了好些花花绿绿的香料,最后一根根挂在坑里,点上火,焖着,没一会儿,那烤羊肉的香气,还有“嗞嗞”
冒油的声音,就从坑里满溢出来。
那浓烈的香气啊,在给戈壁上的风一吹,吹得三国都能闻着香味儿。
大恒国的伙头军也不服输,一把泼风刀,又削葱又切菜,削芋块还能给削出个百鸟朝凤来,一腔猪给做出了十八道菜,铺开比北燕来的人还多。
菜做完了,两边士兵还得对喊两嗓子:“就会吃烤肉,天天吃得你眼睛蹿火!”
“整天吃这些娘们儿几几的花俏玩意儿,回家帮你娘绣花去吧!”
精于科技的夏国人开发出一种名为千里筒的东西,据说可以在千里之外就可以看见对方营地里的动静。
当然夏国人在宣传的时候有所夸大,不过看个两里地,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夏国人的忽悠下,大恒国先买了十架,每天趴在城头往北燕军营里看。
购买申请上写的是:用于查看敌国军事行动。
结果最后变成……
“赵大厨啊,你看,北燕人今天吃烤全羊哎,咱们多久没见肉了。”
“快快,大家过来看,有个娘们儿!
!
!
进他们将军的帐子里了!
!
外面还有好多人偷看!
!”
“哇,他们全进去了。”
原本厌烦巡逻值勤的大恒士兵,对执勤的积极性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就算没轮着自己,也会主动往城头上去。
大恒的城头整天黑压压的一堆士兵趴着,让北燕人感到心里发毛,他们又不知道大恒人在做什么,夏国人不失时机的向他们推销了一架千里筒,当他们发现真相之后,又买了夏国人的“防晒避沙全息保护色”
屏风。
第二天一早,兴冲冲的大恒士兵拎着千里筒上城头的时候,却发现对面军营看不见了,茫茫戈壁上,只见竖着一排大字:“看你大爷的鸟!”
就这样,大恒国的千里筒没用了,北燕国的保护色屏风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只有夏国人结结实实赚了一笔,为他们开发新的技术提供了巨大的经费支持。
再往后,天下大势已定,北燕与大恒签定和平停战协议,确定两国以孔雀河中心为界,丰县被划进大恒境。
各自撤兵回家的那一天,两边士兵还聚了个餐,据说后来那两边伙头军的队长,解甲归田后,携手游历天下,寻找传说中的菜谱去了。
和平却总是短暂的。
就在大恒国刚建国二十年的时候,国内出现三王之乱,战后始终在西北境虎视眈眈的北燕人马上就率兵打了过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