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宴会(第2页)


    诸葛亮很能理解这样的情况,他小声的对李晟解释道。
    虽然还是小孩,但他在这方面的见识却比李晟要来得丰富。
    因为早在父亲未亡之前,他就曾跟随担任泰山郡丞的父亲在泰山住过一段时日,自然也有机会了解官场中众人的种种行为。
    当然那时年纪颇小的他并不能理解,但众大人一个个带着面具的模样却给了他颇深的印象。
    他将这印象记在脑中,直到后来年纪渐长,懂得多了,便也就理解了。
    先生的归来而接风洗尘。
    也就是说不管宴会的性质如何的改变,至少在名义上诸葛玄这一家子都是今天的主角之一。
    眼下他们既然出现在这偏殿了,众人自也得和这位主角打招呼一方。
    两个小鬼小声的议论着,却不曾察觉四周大人的谈话不知何时已经渐渐稀落下来,众人已经将自己的目光集中到了诸葛一家的身上。
    虽然他们也知道今天的宴会因为某人的加入而变成了令一个样子,但宴会起因的缘由却是刘表大人为这位诸葛玄先生的归来而接风洗尘。
    也就是说不管宴会的性质如何的改变,至少在名义上诸葛玄这一家子都是今天的主角之一。
    眼下他们既然出现在这偏殿了,众人自也得和这位主角打招呼一番。
    “诸葛大人好……”
    ,“诸葛先生辛苦了……”
    在前往殿堂深处的路程上时不时有刘表手下的官员们上来与诸葛玄打招呼,尽管他们其中有些可能是新来的,眼下才是第一次与诸葛玄见面。
    然而无论前来打招呼者是新是旧,诸葛玄还是一一有理的向他们点头示意,客气的抱拳回礼。
    但可能因为这些人的地位不够,或是诸葛玄自己也不太认识他们的缘故,他脸上虽是笑意融融的打着招呼,却并没有在他们的面前做更多的停留。
    几乎是一个招呼就往前走人,自然也就没有把李晟和诸葛亮等后辈儿女介绍给他们认识了。
    直到走到了殿堂的深处,见到似乎是几家子围在一起的人,诸葛玄笑着的脸这才变得有些庄重起来。
    他带着自己家里的人几步走到这些人的面前十分恭敬的朝他们行了一个礼道:“诸葛玄见过子柔先生、异度先生、公悌先生与德操先生。”
    “诸葛先生乃今日之主客,当是我等向你行礼才是。
    如何这般客气呢!”
    那几人见到诸葛玄却是颌首微笑,其中一位年约四旬,身高近八尺,身着锦袍的中年人更是一脸豪爽的抓住诸葛玄的手大声说道。
    “不敢,不敢!”
    诸葛玄连连谦逊道,他随即将身后的李晟等人唤上前来,向这些人介绍道:“这是我新收的义子李晟,也是当年元礼公的遗孙;那个和我差不多高的则是我兄的二子诸葛亮;他身边站着的是我兄的两位女儿诸葛燕和诸葛铃;而那两个最小的,男的是我兄的幼子诸葛均,女的则是元礼公的孙女,我义子的表妹,李铛。”
    说着诸葛玄转过头来,像这些孩子介绍眼前的这几位荆州名士:“这位是蒯良蒯子柔先生,那位是蒯越蒯异度先生,然后是傅巽傅公悌先生,最后这位则是司马徽司马德操先生。”
    “后学末进李晟(诸葛亮、诸葛燕、诸葛铃、诸葛均、李铛)见过几位先生。”
    听了诸葛玄的介绍之后,李晟等人赶忙向蒯越等人躬身行礼。
    他们知道这些人都是受诸葛玄敬重的人,自是不容小看的。
    其中,来自后世的李晟更是明白蒯良、蒯越、傅巽这三位是刘表势力中的核心谋士,也是荆州豪门大族中的主要人物,而司马徽更是荆州的名士,虽然他不曾入仕于刘表,但却在荆州培养了许多后来名动天下的人才,如徐庶(元直)、孟建(公威)、石韬(广元)、崔浩(州平)等,算是荆州有名的教育大家了。
    李晟更是明白自己身边的诸葛亮日后也是从学于他。
    ·PS·实在找不到崔州平的本名只好自己给他加上了一个“浩”
    的名字
    “真是风华正茂的英俊人物啊。
    诸葛兄,你的这几位后辈可都是相当不错的啊。”
    当下众人对李晟等便是一片的称赞。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