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阴谋进行时
孙权发出了他的战争宣言。
这宣言不是针对江南三家原本的敌人曹操,而是针对三家中实力最弱的盟友刘备。
随着哪里决定的做出,整个东吴的战争机器,开始运转起来,各方兵马频频调动,一切都在以东吴的人马准备进击徐州的幌子下进行着。
对于孙权领地内的这一系列变动,淮南的关羽方面也有所察觉。
由于刚刚发生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关羽对于孙权这边的警惕还是很高的,他让周仓和廖化配合着在合肥到寿春一线修建烽火台,试图通过提前预警,快速应变的手段来应对孙权很有可能的发动进攻。
就在孙权还没有完成完全的战争准备之时,关羽的烽火台却是抢先完成了构筑。
这预先一手的防御,让孙权不由自主皱起了眉头。
江东的水军已经比不得全盛时候的那般强盛。
虽然这几年孙权死命的扩军,不断的造船,使得水军的规模稍稍有些恢复,但这其中大多数是新手,战力孱弱无比的事实,还是让孙权为之头痛。
以这样水军能在关羽方面做出应对的同时强击袭破关羽吗?孙权对此是不报多少希望的。
他认为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令关羽放下心去。
使者再一次被派出了。
这一次他们往见刘备,却不是再为了争执什么,而是为了一门亲事:孙权的儿子要与关羽的女儿结亲。
虽然眼下这两位当事人年纪都还小,但以孙权的说法是,先订亲也是无妨。
对于孙权的这个提议,刘备倒是欢迎的很。
毕竟前些日子闹得那样不愉快,最担心南线出问题的人还是刘备。
他眼下北面抵挡曹操已是十分辛苦了,却怎么耶不希望有人在自己的后方给自己插上这么一刀。
既然孙权提出这样的要求,那就证明孙权还有打算和自己同盟下去,对于这一点刘备可是高兴了。
他以很高的规格接待了了孙权派来的使者,并一口答应下这么婚事。
这是不需要经过关羽同意的,因为他刘备不但是主君,还是关羽的大哥。
订亲的事情办得很是顺利。
而负责订亲的使者在空余的时候有意无意的提出要让关羽撤除沿江之烽火台的事情,也很自然的得到了刘备的认可。
刘备亲自写了一封书信托东吴的使者将之送给关羽,其中就说明了结这么亲事的重要性和撤除对东吴防备的建议。
关羽是高傲的,不太容易被别人说服的。
若说这世上还有那么一个人可以说服关羽的话,那这个人绝对是刘备。
在接到了刘备的书信之后,关羽的眉头就纠在了一起。
作为一名父亲,他是不愿意自己女儿嫁到东吴去的,在他看来建业那个刚刚建成没有几年的地方无疑是一处蛮荒之地,但兄长在书信里所说的那些必要性,却让他不得不赞同其中的某些观点,现在绝对还不是和孙权闹翻的时候。
“好吧……!”
就当着使者面,关羽沉吟了半个时辰最终点了点头,不过他虽然答应了,却还有自己的要求:“我的女儿不是去当人质的。
所以,在我女儿及笈之前,我是不会让她到东吴去的。
订亲可以,人过去却是另外。”
“好吧。”
对于关羽这样的要求,本来就得了准信说这个婚约只是为了让刘备放心警惕的一次欺骗活动的使者却是一口答应下来,毕竟只要没有正式结婚,要怎么翻脸都是无所谓的。
于是在两边的代表交换了各自的文书,信物之后,两个素未平生的小孩之间的婚约,便这样确定下来——在他们互相之间都不清楚的情况之下。
江东的使者回去了,而关羽也将江边用来看守烽火台的大部分士兵北调。
不知道是不是关羽终究对孙权还不放心的缘故,即使是把士兵北调,关羽却依旧在烽火台上留下了最低数量,却是能够保证烽火台正常运作的士兵。
“为什么要这样呢?”
周仓不解的询问自己的将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