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碧海之上(第4页)


    心思在自己的脑中过了一遍之后,陆逊最终选择第二个办法——继续和李唐军纠缠下去。
    为什么要这样呢?
    陆逊是这样说的:“今日战斗的结局,无论是对于我们来说还是对于李唐来说都是一个令人不甚满意,但还可以接受的结果。
    李晟军的实力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被我们轻松的超过了。
    他们不是我们所想的那般孱弱,我们也不是我们自己脑海中的那般强悍。
    任何想功毕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就眼下双方所展现的力量来看,这战还得继续打下去,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场天大的剿杀战。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的了。
    而眼下的真实是:今日的战斗我们即使尽了全力,最终和对方斗得也是一个平手。
    只要我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我们就能够脱离战场,从而得到进一步的补给。
    敌人的舰队出现在这里,说明了他们对我们的偷袭已经有所察觉。
    很显然偷袭将成为一个妄想,而接下来的战斗将会是力与力的拼比,而不是其他。”
    “难道就只能这样?”
    跟随在陆逊身边的蒋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兵书上最简单的道理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在李晟那边吃了苦头之后,也重新认识到了这一点。
    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李晟在情报保密上的做法还是比我们要强悍许多,我们知道李晟的强,却犹如雾里看花一般,不晓得他们的强究竟在何处。
    往往是每当我们以为我们看破了李晟的一切,并以此更进一步的认为自己超越了李晟之后,才在交战之中惊讶的发现,李晟的实力依旧在我们之上。
    这使得,我们对李晟的所知实际上遭遇的是这么一个情况:知己而不知彼,一胜一殆。
    我们做不到完全的取胜,也尽可能的保住了自己的不失,能打成一个平手似乎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
    陆逊将这一切都说得很明白,也着实说道了点子上。
    蒋休听闻此言,微微的愣了愣,开动脑筋思考了一番,却也是点头称是起来。
    他可是完全理解了陆逊的想法。
    并晓得陆逊眼下真正的打算是:就此和李晟军纠缠下去,形成一个互相消耗之局。
    直到日落。
    双方按照约定各自退兵。
    自己便引兵返回黄县的军港,在接受补给的同时和大伙合计一下自己下一步究竟该怎么走。
    这很明显的是一个谨慎的为将之道,也是最符合眼下的事实:一个联军的舰队是由曹魏和孙吴两国纠合而成事实;一个无论从军令上说再怎么严格,也不可能就此真正将两国的将领和士兵都柔和在一起的事实。
    在眼下这么一个快速取胜完全不可的情况下,这个很显然的事实,便成了陆逊唯一可做的事情——暂时撤退,已图后谋。
    战船与战船自己的贴身近杀还在继续着,舰队和舰队之间的远攻也没有一刻钟停止,时间在硝烟的聚散和喊杀声的嘶哑中逝去,一切都如陆逊所言的那样渐渐的步入了傍晚。
    太阳在这个时候偏西了,金色的余晖透过重重叠叠的云彩照射下来,用他们那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片大海。
    时间,已经差不多了该是要鸣金的时候了,一旦等天完全暗下不要说是继续开打,只怕在黑暗之中航行都充满了危险。
    于是,在不约而同之间,李唐一方和援军一方都同时敲响了清脆的小钟。
    在三长一短的悠扬之鸣下,双方的战舰同时向后退却算是各归本阵暂时休息下来。
    一日的交战给们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却没有分出这战争的胜负。
    各自退阵,在黑夜降临之前,双方脱离了接触。
    并在进一步的固定了航向之后,双方俱是连夜航行返回各自的军港为下一步的作战做准备。
    由于这一战给双方都带来的巨大的损失,因此该归港之后的几十天里,双方皆是不约而同的没有任何举动。
    只是在自己军港中窝着,于接受补给的同时,开始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嘴皮子大战。
    先是曹魏、孙吴方面联手发布战报说,这一战自己这一方取得了胜利,击溃伪唐入侵之北洋舰队,保护了东洋方向的安全。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