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守渔阳(第2页)


    这一路去路途遥远,恐路上遭遇黄巾军劫粮,如这批粮草丢失,则幽州将不复于我手。
    前日里刚好看到两位少侠武艺卓绝,实乃当时高手,又强闻博识,所以才冒昧相请,还请万勿推辞。”
    “孔大人不必烦心,我的家乡常山就在冀州,为国奔波原是我等武林中人应尽的责任,此事就交由我兄妹二人好了。”
    孔融大喜,道:“两位少侠答允护粮,那就太好了!
    且让我再修书一封,如果可以的话,就请明日出发。”
    “是,宜早不宜迟。”
    赵云道,“前去战场厮杀,我身着女装多有不便,请大人为我准备一套男装,白衣最好;另外我喜好白马银枪,如大人方便,也请一起为我备齐。”
    孔融笑道:“如此甚好。
    不瞒二位少侠,融擅识人,初见赵女侠举止风度颇像偏偏美少年,偏偏气度沉稳,举止间隐有大将风范,未来实在贵不可言。”
    ※※※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告别孔融出发了,孔融乘车送我们十里。
    粮草队伍护送官兵千人,由赵云任押粮官,她一身白袍白铠,手持亮银枪,身下是高头白马,在人群中颇为引人瞩目。
    我依旧是身背大刀,骑着我的黄骠劣马。
    一路无事。
    这一日,粮队到达渔阳地界,当地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特拿来鸡蛋、牛肉等物品犒赏三军。
    渔阳县县令赵穆亲自出城迎接,当日晚,我们就驻扎在了渔阳。
    赵穆知道赵云乃是常山人士,十分高兴,他也是祖居常山,两人因此很是亲密,饮酒至深夜。
    第二日清晨,却接到斥候来报,黄巾军得知了北海的粮草途径渔阳,率领大批部队特来截杀,约有万余人,目测将于午时到达渔阳城外。
    赵穆武将出身,却也颇有血性,马上召集人马,就要迎战黄巾。
    “赵县令,敌军势大,我们不用奇谋难以取胜。”
    赵云道,“在下有一计,不知道可不可行?”
    “贤弟请说。”
    赵穆道。
    “渔阳城小,且连年遭遇战火久未修葺,恐怕难挡黄巾军攻城。
    而一旦城破,则百姓危矣。
    云建议,由我率领一千军马陈兵在城外,待敌军到时不给他们喘息之机,正面与反贼作战。
    而由县令大人和我的兄弟段大虎各领一军,伏于渔阳城外两侧,听我信号,一起发起攻击,贼兵不知我军底细,则一战而溃。”
    “贤弟啊,向来只闻得敌众我寡,要坚守城池,待援兵前来救援。
    你这奇谋却是闻所未闻,会不会有风险啊?”
    “用兵之道,在于变幻莫测,岂可墨守成规?”
    赵云道,“大人放心,有赵云在,必教渔阳固若金汤。”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