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诸神的黄昏(第2页)


    “这诗词一路变化,意境也一路变化,甚至有所扩展,偏偏还能举重若轻……”
    “好一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妙极。”
    “我倒是更喜欢这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拟人,人喻月,相得益彰。”
    “……”
    那位最先发问的教授又艾特了一遍转发这首词的群员:“小王,这到底是谁的作品,别说是你写的,你几斤几两我还是清楚的。”
    “王教授,您这话说的,我就不能写……好吧,这种歌词我还真写不出来。”
    那个id就叫“小王”
    的转发者尴尬的回复。
    但群里的大佬们却是敏锐的抓住了小王这句话里的关键词:
    “歌词?”
    “你是不是打错字了?”
    “这分明是古词的韵律,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水调歌头》,不过作者应该稍微变种了一下,这也是自然的,水调歌头传了这么多年,格式上早变种多少次了。”
    “就是啊,那些流行歌的作词人能写出这种大作?”
    “小王,说话还是要严谨一些的。”
    “……”
    群里虽然是大佬,但地位也有高有低。
    这个“小王”
    在外界可是极为出名的文学界大人物,但在这群大佬面前也是个小辈,属于群地位极低的那种,谁都能呵斥几句:
    “真是歌词!”
    小王连忙把《但愿人长久》这首歌分享到群里,心里直犯嘀咕。
    这群有很多老家伙。
    什么诸神之战,那是年轻人的玩意儿,老家伙们可不会在意。
    他们只会抱着本书,一看就是一上午,下午就在群里讨论,偶尔学术界有什么动静,这些老家伙也会考虑是否发声……
    只是他们一发声,文学界会抖三抖就是了。
    群聊暂时安静下来。
    显然,大家都去听歌了。
    几分钟时间足够所有人听完歌,群里才重新热闹起来。
    “这么好的词,竟然用来当歌词?简直胡闹!”
    有大佬似乎很不满。
    但紧接着就有人持不同意见上阵:
    “我倒觉得这样挺好的,年轻人现在喜欢听歌,诗词文化的流行程度和歌曲没法比,二者结合倒是可以让更多人对古诗词文化产生兴趣。”
    “浪费啊!”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