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与周瑜的会面那还是在江东军将队伍移到樊口,与刘备军合流之后的事情。
虽然诸葛亮在柴桑与孙权一同演出了一出舌战群儒的好戏,而且自己本身也有不错的名声,但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周瑜对诸葛亮的注意。
在周瑜看来,诸葛亮这头荆州闻名的卧龙,也只是很有几分口才的说客罢了。
尽管说客也不能说全然无用,但在眼下却还不是和他闲聊的时候。
固而,周瑜始终把孔明晾在那儿,并不曾怎样的打扰他。
作为大督都,周瑜手中还有大把大把的事情需要完成。
因为周瑜并没有要与自己商议军务的意愿,诸葛亮自然也就乐得清闲。
虽说已经完成了结盟任务的他当可以径自返回自己主公的身边,但他却是选择了留下。
“……留在江东的军中,观查江东将领的情况,尽可能的打入这次盟军的高层之中,为我军在这次大战中取得更高的声威。”
这便是孔明决定留下的理由。
在他看来自己那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主公,最需要的也就是在各个势力乃至于天下间的名声了——“只有让主公的名声高了,才毁有更多的人才来投奔主公。
眼下我们已经决定单干,那么就凭我军现在的人才数量去争霸天下,是完全不够的。
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
在给李晟的第二封信里,他很直接的点明了这一点。
“留在这里,对主公的帮助更大。”
孔明心中如此坚定的认为。
虽然周瑜没有来找自己,但孔明的小帐之内并不缺乏客人。
已经了解孔明才干的马谡和鲁肃时不时的拜访于他,将最新的一些情报告诉他的同时也咨询他的看法。
这些由两人之口说出来的情况,再配合着孔明自己手中的那一套情报收集体系,使得孔明这边的消息并不闭塞,他随时都清楚的了解双方的一举一动。
刘备将要来拜访周瑜的消息,孔明早就知道了。
不是通过别人,而是他由自己亲眼所见周瑜派人拒绝刘备****的事情,经过一番的算计而得出的。
通过这些天对周瑜的观查,他知道周瑜是一个儒雅中含着点傲气的人,他与鲁肃的观点不同,认为单凭江东这一边的实力就可以抵御曹操军,是以,他对结盟的事情大都冷漠以待。
就像这次给刘备的人以一个闭门羹一般。
他本以为刘备的人会就此退却的,毕竟他给刘备的条件着实有些苛刻了,居然是要刘备这位和他自己主公平级的人来拜访他这督都。
这实在是有些令人难以想像,但孔明却知道刘备真的会来。
因为以刘备的个性,只要不曾触及他最后的底线,他便会能忍则忍,即使那样的忍耐是多么的艰难。
“看来,刘备和周瑜是要单独会面了。
虽说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刘备和周瑜的会面对两边的关系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善,但这也不排除其中有什么万一啊……。
这种秘密商谈的事情,我要是能亲自耳闻就好了。”
孔明抱膝于榻上,偶尔也作了一番所谓的异想天开。
正是因为心中以有了如此想法的缘故,是以孔明对马谡来时提起的这件事情并不意外。
他一边静静的听着马谡说,一边则轻轻的摇着自己那把随身携带着的鹅毛羽扇。
“幼常想让我想一个办法劝说皇叔不要与公瑾会面是吧。
你担心周瑜会对皇叔不利吗?”
最后马谡说完了,孔明这才淡淡的笑着说出自己对马谡提起此事的猜测。
“唉……我也不想对自己的盟友多说什么。
可是摆在眼前的事情是,周都督对我们实在是不友好,不但是他自己连带着军帐内的所有人对我们都是如此。
除了子敬先生之外,所有人多把我们看作是要饭的。”
马谡是一个年轻人,其个性又不像孔明那般少年老成,故而他在说话的时候总是显得有些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