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皇帝的决定(第3页)
朕不杀你们,是因为你们流着皇后的血"
他突然剧烈咳嗽,鲜血染红了半幅诏书,"
朕多希望你们还是当年的稚子,哪怕永远长不大"
当太监捧着盖有玉玺的诏书踏出宫门时,启明星正悬在玄武门上方。
守夜的更夫敲响梆子,惊起栖息在槐树上的寒鸦,扑棱棱掠过朱漆宫墙。
这道旨意以惊人的速度传遍京都:太子贬为庶人幽禁宗人府,阜阳王削爵为郡王即刻就藩。
最令人震惊的是,连最热衷于"
死谏"
的御史台,这次竟集体沉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吏部尚书府的花厅里,三位阁老围坐在暖炉旁。
茶盏蒸腾的热气中,内阁首辅捋着胡须:"
你们可记得二十年前,陛下迫于朝政舆论立吴贵妃为皇后,后面陛下还是无法释怀与司徒皇后的情谊,要废黜吴皇后时,御史台如何集体跪谏?"
"
这次不同,"
兵部尚书柳楠往火盆里添了块炭,"
陛下在诏书中用了自省二字,又将阜阳王外放而非问斩,这分明是留有余地。
"
户部尚书突然压低声音:"
听说宗人府昨夜加急调换了三班侍卫,清一色都是陛下当年潜邸的老人"
御史台衙署内的书房里,都察院左都御史盯着案头空白的弹劾奏折,手指反复摩挲着青玉镇纸。
窗外飘起细雪,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御花园撞见太子与阜阳王偷喝御酒,两个少年醉倒在梅林里,皇帝却命人用自己的狐裘给他们盖上。
"
大人,该歇息了。
"
书吏轻声提醒。
左都御史猛然惊醒,将奏折揉成一团扔进炭盆。
火苗窜起的瞬间,他看见纸团上"
废立"
二字在火中扭曲,仿佛当年那两个在雪中追逐的皇子。
与此同时的长公主府内,赵先生展开新绘制的宗室图谱,用朱砂笔圈出太子独子与阜阳王长子:"
公主请看,这两位殿下皆年满十七,且生母家族"
宗人府。
太子不愿卧榻,而是蜷缩在地板上,听见头顶传来轻响。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