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第2页)
“走吧!
咱们去餐厅,边吃边聊。”
乔凤仪拉着方默南的手向餐厅走去。
餐厅也是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上面摆满了传统的广式早茶。
都是经典的茶点。
广式早茶的精髓在于消遣时间,消耗时间是消极的,消遣时间是积极的,因而时间变得有滋有味,呈现出生命的趣味与丰富。
吃早茶就是吃时间的滋味,人们必须有这份优哉游哉的闲情。
不同于一般茶楼,纯粹喝茶,广式早茶则丰富得奢侈,茶,只是个借口,更广泛的是广式点心菜肴粥品。
喝茶、看报、会友、聊天、想心思、谈生意。
时间原来是空空荡荡的,需要内容填充,人们可以选择吃早茶,吃早茶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是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但在这里,早茶真的是吃的!
茶的标题裹不住佳肴的美味。
早茶在边吃边聊进行,只谈‘风月’,中华的传统文化。
几个年轻人和两位老人,是越聊越投机,老人们惊讶于方默南他三人的知识的宽广,说话时的幽默风趣。
常常引得老人开怀一笑,惊得乔凤仪丹凤眼瞪的溜圆,很少看见她家老爷,这么高兴了。
方默南他们则欣赏老人,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当真是博览群书。
吃早茶,吃了整整两个小时。
吃完早茶,他们移驾书房,几人对彼此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评价和认识。
待侍者端上茶水和咖啡、果汁后,悄然退下,房门紧闭,才开始了进入正题谈话。
书房内是一水儿的红木家具,厚重大气。
何老抿了口茶,放下茶杯,乔凤仪担心的握了握他的手,他轻轻安抚滴拍了拍。
“小丫头面相看的不错,句句直捣黄龙。”
老人闭了闭眼,好似在回忆,没有人打扰,少顷,他道,“说起来不怕你们笑话,想当年我可是偷渡到香港的。”
“原来您老真的是海里蛟龙。”
程世喜真心佩服道。
“嘿嘿……年少轻狂,当真是凭着一股子闯劲儿,60-63年自然灾害!
岭南也未能幸免,出现严重饥荒,当时大量居民逃往香港。
62年的时候,我和同乡,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再说我家里也无父无母,也无兄弟姐妹,可以说是了无牵挂,为了生计才偷渡的。
那个时候,伙食里基本看不到肉和油,就连青菜都很罕见。
为了缓解饥饿,我曾经吃过蕉渣、禾秆、木瓜皮、番薯藤,甚至一度还吃过观音土。
我们当时的一个农民一天的平均收入,大约在7角钱左右,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平均为70港币,两者间悬殊近100倍。
我们那时候常说道:“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对面8分钱”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