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第2页)


    方妈笑着说道。
    姥姥眼神一凛。
    “圣人言:治大国如烹小鲜!
    咱不治国,烹小鲜还不成吗!
    我不相信凭我的经验烹不成!”
    方默南哭笑不得,“姥姥!
    这得从长计议!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你可真敢想!”
    “有什么不敢想的。”
    姥姥现在自信心爆棚。
    “人因梦想,而伟大!”
    方默南抿嘴偷笑,看着姥姥,现在她真的为自己而活,活得精彩!
    薇拉和维卡拉也附和道。
    “小姐的美食可以征服全世界。”
    “噗嗤……”
    大家都笑起来。
    方默南摩挲着下巴,其实认真说起来,她在美国曾经有过这个想法,开一家真正的中餐馆,不过后来嘛!
    “ChinaDaily”
    方默南自语道,这是她当时想的餐馆名字。
    “ChinaDaily。
    这个餐厅名字好啊!”
    修斯嘴里咂摸道。
    “这个何解?”
    姥姥虚心地问道,可见是真的上心了。
    “ChinaDaily乍一听好像与中餐无关,但其实未尝不可。
    因为‘Daily’除了‘日报’的含义,还有‘经常、天天’的意思,谁能离得开一日三餐呢?”
    修斯眉眼带笑地说道,“看来方医生心中很有想法嘛!
    看看连名字都起的这么好!
    是在除华夏之外的地方,向当地人们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中餐。”
    林老爷子则从技术层面说道。
    “其实刚才南南说的那些都不是问题,很简单让原材料自己来说话!
    虽然我们还很落后。
    但西方不一样了,人们体力劳动的强度普遍降低了,运输、保鲜条件也先进了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强调环保、注重新鲜,让原材料自己来说话!
    中餐传统的烹饪技法,很早之前被带到了国外;那么在今日人类生存条件发生了巨变的时刻,是不是也应该思考:‘外国’中餐的口味,是否也应该考虑中餐整体的发展趋势,适当地做出一些调整呢?当然,这种调整不仅仅只是片面地迎合西方人的口味,而是展示中餐的精华和魅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当地客人。”
    老爷子兴致颇高地继续道,“从菜式上来讲,我们有凉拌、热汤、炒菜、粥粉面饭;从烹制手法来说,煎、炒、烹、炸、涮,爆、烤、烩、熬、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精华实在很多,为什么我们仅仅就把注意力放在炸鸡炸鸭、甜酸咕唠上呢?我记得有个在德国开中餐的华人老板,一脸不屑地评论德国客人:他们会吃什么?炸鸭子加甜酸汁就是他们最好的菜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